(植榞樹作家專欄文章)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8章(下中) | 香港作家網 HK Writer - 自助寫作寫手O2O平台

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8章(下中)

植榞樹 作家專欄文章: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8章(下中)

植榞樹 作家專欄文章: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8章(下中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25#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你提到今天很多人都不快樂,便令我想起表妹。」 民 說。「她現在便很痛苦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你表妹遇上了什麼事?」 標 問道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民 便說了他表妹 苗欣霞 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我以前很羡慕表妹的,因為她各方面都很好,例如她家境便比我家富裕,物質享受遠比我豐富。我小學後才有機會乘搭飛機去旅行,表妹在小學時便已去過美國、英國、法國、日本、印尼、泰國、埃及、南非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等地方,親眼見過我只能在電視或書本看到的風景,再加上她父母婚姻美滿,家庭和睦,沒有爭吵,一切也很完美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她有沒有兄弟姊妹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沒有,不過她原本會有一個姊姊的。我阿姨首次懷孕時有一個女胎,卻不小心流產,令她十分難過,數年後才再懷第二胎,最後平安生了表妹。因為曾失去一個孩子,我阿姨和姨丈也對表妹寄予很大期望,一心要她成才。那時已是1990年代,香港的競爭已很大,為了女兒的前途,他們送表妹去有名的小學和中學讀書,表妹也非常努力,無論小學或中學的成績也是第一。表妹不單聰明,長得又漂亮,當時人人都認為她是人生贏家,前途無可限量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之後她如何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想不到升上高中後,便出現問題了。也許因為表妹要求太高,凡事也要求完美,給自己太大壓力,再加上好像因她太受男生歡迎,被班裡的女同學排斥,升上高中沒多久便患了情緒病,好像是抑鬱症之類,被迫停學。在家休養了近一年,表妹想有新的開始,說要去英國留學。阿姨本來想送她去英國一間比較輕鬆的學校讀書,以免她太辛苦,不過表妹說非讀名校不可,最後阿姨也順她意思。表妹不負所望,在那名校以優秀的成績畢業,最後更取得博士學位回港。回到香港後,她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公司工作,做了不夠半年卻開始抱怨,說這份工作不如她當初所想那樣美好,不單壓力大,同事差勁,上司更不曉欣賞她,對她大材小用,白白浪費了她的能力,不夠一年便受不了而辭職。之後她找了好幾份工作也不滿意,抱怨這些工作配不上她的才華,她說寧願失業,也不能屈就自己做些差勁的工作。不單對工作有極高要求,表妹對男友也一樣。她找了很久,才認識到一個符合要求的男友,她一心以為能和這完美的男友結婚,建立她心中的理想家庭……可惜,兩人交往不足一年,這男友便忍受不了表妹挑剔嚴苛的性格而分手,令她大受打擊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民 嘆了口氣,繼續道。

            「表妹家境比我富裕,家庭關係和睦,又這麼聰明,我小時不知多羡慕她,怎也想不到她長大後會如此。阿姨說表妹太過追求完美,一切事情都要十全十美她才接受。無論是讀書、工作或找男友也是。凡事只要是有缺憾,即使何其微不足道,她也寧願不要。結果她現在東不成西不就,不論工作或愛情也兩頭空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是現代人,特別是高學歷女性常有的困擾:他們追求完美,難以接受有缺陷的殘酷現實,由於生活上遇上太多的失望,因此很難快樂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我小學畢業前,」 民 說。「班主任在最後一課給我們全班一句『座右銘』:知足常樂。她說若我們長大後能做到的話,這一生也能活得快樂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你班主任沒有說錯,最快樂的人便是要求很低,幾乎什麼都能接受喜歡的人。因為他們要求低,大部份情況也容易便感到滿足,自然容易快樂。這像是若你不必晴天才滿意,任何天氣也喜歡的話,你便不會再因天氣問題痛苦難過,任何天氣都不會影響或破壞你的喜悅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個恐怕很難做到哦,」 民 搖搖頭。「現代人受過很多教育,充滿學問,要求自然也會水漲船高,無論衣食住行、工作娛樂、愛情婚姻都是,無論擁有什麼,都會渴望更多更好,那能做到知足常樂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便可解釋現代人的財富、物質、自由、選擇,乃至生活各方面,明明比起古代不知豐富多倍,卻反而會有更多不滿痛苦,更常感到失望難過的原因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也是無辦法哦!現代社會追求進步,人人都要不斷改善自己,累積更多的知識、能力和財富,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,以免被愈來愈殘酷的競爭所淘汰,所謂『不進則退』。而且,若我們甘於現狀,不對現實不滿,便不會採取行動解決現實的問題,不會去改變現實,不會有所進步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那比起數百、數千、數萬年前,今天21世紀的我們已有極大的進步了吧?以交通為例,數萬年前的人只能走路,現在我們不單有汽車和輪船,更能坐飛機上天空,坐火箭去月球,遲些甚至能登陸火星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是的,至少在物質、科學方面如此。比起古代,現代社會的進步的確是非常驚人的,莫說數百或數千年前的人了,若我爺爺見到今天的『智能手機』的功能,能夠和地球另一面的人作視像通話,不單聽到聲音,還能看到對方的樣子,還有錄音、拍片、計算、付費等等用途,肯定他會目瞪口呆,難以置信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有了如此先進的科技,今天的我們應該會比起古人更滿足、更快樂吧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……應該是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不過事實不像這樣,為什麼呢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如你所說,當社會改變、進步的同時,也製造了很多新的問題,帶來新的煩惱和壓力,而且我們的要求也愈來愈高,社會又好,科技又好,它們的進步遠遠追不上我們的要求,所以才令我們現代人如此痛苦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這實在很難稱為進步哦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不過這不至於毫無意義吧?」 民 說。「你問過我好幾次,現在讓我問你了------你寧願活在現代的今天?或是數萬年前,未有文明前的原始時代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現代,因為我喜歡熱鬧多采的生活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那即是你也覺得現代比古代好吧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是的,反正任何時代也有好有壞,而我又已適應現代的生活,所以選它。」 標 說。「如果要在『摩梭人』這些原始母系社會或或父權社會中選擇,我也選父權社會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但……你不覺得現代文明社會,今天的世界,有很多問題嗎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當然有了,多得很。」 標 說。「只是世界既然只能如此,不會變好或變壞,最理智的做法是接受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你沒想過改變世界?令它變得更好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既然世界一切也變幻無常,即使真是有所改變,真是變得更好,也只會維持短暫時間,不會永恆。而且我遲早會離開這世界,」 標 說。「若還對世界抱著什麼期待,豈不是太傻了?當然,仍在世界的一天,我們可以好好生活,在這短暫的生命裡去做應該做的事。只是到了某個時間,要開始準備,要放下對世界的執著,以及期待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盼望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也許……可能只是我們這些中年人才如此悲觀,經常想當年,覺得古代比現代好?年輕人也許不會這樣想吧?他們應該會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吧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種絶望心態在年輕一代才愈嚴重。不必舉外國的例子,只是我們香港便多的是。我有個朋友是基督徒,他曾到香港中學演說,有次他問一班中學生『如果香港明天有安樂死,你會報名參加嗎?』,結果竟有接近一半學生想也不想,立即舉手!我朋友為今天香港的新一代非常悲痛,他知道現在香港的年輕人很痛苦,只是想不到他們絶望到這個地步,什麼對未來的夢想或期望也沒有,只想快快死去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中學時我也過得很痛苦,」 民 想起那段痛苦的歲月。「如果當時真是能報名安樂死,我很可能也會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現在呢?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……可能也會吧?不過我死前必須要攪清楚這件事:如果人除了肉體外,還有靈魂或意識的話,那即使我肉體死後,我仍然活著。我若不是輪迴,以另一個身體繼續生存,便是會去天堂地獄。根據大部份宗教所說,自殺的人會去地獄,所以即使真是可以報名安樂死,我也不太敢,去到地獄不是好玩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大部份自殺的人,他們死亡之前都對世界極度失望,覺得自己在這個一如地獄的世界裡無法再活下去,才想藉死亡來離開這個殘酷痛苦的世界。不過如我所說,世界只是一面鏡子,反映我們的心靈裡的念頭。不是世界令我們痛苦,是我們對世界的想法帶給我們痛苦,一天這些想法不改,我們自殺死後,同樣會再去到一個令我們痛苦之地,問題並沒有解決,只會不斷持續下去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不過有時候,這個世界的問題或環境真是令人絶望,好像除了死亡外,便再沒有其它解決辦法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我朋友說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絶望,是因他們沒有宗教信仰,找不到可靠、永恆的力量,即的力量,幫助他們渡過逆境。他說現代人,特別是年輕一代,都視宗教裡的是封建迷信,只相信科學,視自己和宇宙一切萬物只不過是由『基本粒子』所構成的物質,十分可悲。因為在這種價值觀裡,你無法找到生命的意義,故此現代人,特別是年輕人很易感到空虛迷茫,一旦遇上困難或痛苦,便很易自暴自棄,放棄生命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民 點頭同意。「根據現代科學,我們人類只是由『基本粒子』組成的短暫生命,會生病、衰老、死亡,最後身體化為泥土,所謂的靈魂或意識也只會隨著身體的瓦解而消失,曾經擁有過的一切最終完全化為烏有,這真的很難不叫人悲觀絶望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活在世界便注定如此了。眾多中國『格言』裡,我覺得有一句是最有意義的,小時候我不太相信這句話,直至現在人到中年,才開始明白它的道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那一句『格言』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。」 標 說。「我們漫長一生遇上的事情,不如意的其實佔了絶大多數,十件事裡有兩件能令你快樂滿意,已算多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我表妹現在便是如此,無論是對她自己,或是對這個世界,她也非常失望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由物質構成的宇宙無法完美,而且變幻無常,注定令人失望。要找到真正令我們滿意的完美圓滿,只要往非物質的宗教或靈性尋找了,你表妹有沒有這方面的寄託?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我阿姨和姨夫都是基督徒,表妹小時常和他們去教會,後來表妹也受洗成為教徒。直至升上高中後,她便像我一樣離開『基督宗教』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為什麼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因為宗教的令她非常失望。她說:『應該完美,充滿仁慈,沒有任何缺點,才值得我們相信。聖經》裡的卻毫不完美,更不仁慈。試問一個完美和仁慈的,怎會眼看著出生戰亂貧窮地方的嬰兒,什麼壞事都沒有做過,便無辜地受盡飢餓、疾病或戰火的折磨,活了不過數星期,甚至短短數天,最後痛苦地死去,完全不對這些嬰兒伸出援手?試問這樣的,如何能為我們人類帶來希望?如何能拯救我們人類脫離苦海?如何值得我們人類相信?』那你知道她對宗教的如何失望了吧?現在她沒有任何宗教信仰,也沒有靈性方面的寄託,就好像我那樣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她現在情況如何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很不妙,現在她情緒病的病徵也全部再出現了,就像我當年患抑鬱症那樣,而且更為嚴重。除了工作和愛情外,現在最困擾她的是年齡:表妹已二十多歲,愈來愈接近女性的三十大關,她日益擔心變老後再沒有人喜歡她,一名不值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你姨丈和阿姨想必很苦惱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是的,好像無論怎做也幫不到我表妹似的。」 民 說他表妹曾接受情緒輔導、吃藥、做運動、做義工等等,做盡一切可行的方法了,然而都好像無法改善她的病情。「我和妺也曾想勸導表妹的,不過她完全不肯和我們談話,不肯和任何外人說話。表妹現在沒有工作和社交,不想進食、不想見人、不想外出,什麼也不想做,只躲在自己的房間上網。可能因為在網絡上看得太多極端思想,表妹的思想愈來愈偏激,對社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看不過眼,充滿憤怒,和人談不夠數句話,最後都會變為吵架。阿姨和姨丈現在每天都向上帝祈禱,求上帝幫他們的女兒渡過難關,然而好像沒有幫助。見到表妹這樣子,阿姨說她有時也很不明白,不明白為何上帝要這樣對待她的女兒,第一個女兒不幸流產,第二個女兒又有這麼多問題,活得這麼痛苦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若根據統『基督宗教』的解釋,多數會說這一切都是的安排、的考驗。『新時代』便會說這是每個靈魂選擇的挑戰,是要藉此事情而創造出想要的經驗,藉此體驗自己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樣說的話,我經歷妻子去世的痛苦,也是我的選擇,是我想藉這事創造出想要的自己-------成為一個經歷喪妻之痛而仍然能夠堅強生活的男子。」 民 搖頭苦笑著,他看看窗外,然後回過頭說。「若真是這樣,我覺得自己真是傻瓜,弄出這樣的問題來考驗自己?傷害自己?實在是傻得可憐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是『新時代』思想的荒謬之處了------本來完美圓滿,卻要置自己於困難和不幸的狀態。明明置身於幸福的天堂卻刻意把它變為充滿痛苦的地獄,再把自己化為無數生命,包括生活在地球數以十億計的人類,去經歷種種的痛苦不幸,以令自己能感受到本來已有的完美圓滿,這實在是非常神智不清的。這種『身在福中不知福』,非要感受問題、不幸、痛苦才滿意的,粗俗點說的話,我會說祂是個不打不舒服、甚至有被虐待狂的『折墮之神』哦!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『折墮之神』?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而如果宇宙的一切都是『折墮之神』的分身,那表示我們所有的人,所有的生命,全部都是折墮的了。」 標 笑道:「那試問我們還怎能活得幸福決樂?要知道一個折墮的人,對幸福是難以接受的,對痛苦和不幸他反而更自在,更安心,覺得這更適合自己。如果真是如此折墮的話,而這宇宙又是由衪所創造的話,那麼宇宙便永遠也無法平安和平、幸福完美,只會充滿問題和災難。相比之下,傳統宗教的反而還可取,至少衪最初創造的宇宙是完美的,人類也是。只是後來發生了一些問題,才導致宇宙變得不完美,而最後也會把問題解決,把不完美的宇宙修正回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民 首次聽到有人以「折墮之神」來形容「新時代」思想裡的神,他覺得形容得很好。「我完全贊成你所說,讓我選擇的話,我更願意相信傳統宗教所說的:這世界本來是個沒有任何問題,是個完美的天堂,我們人類一直生活在完美的天堂裡。因為出了一些錯誤或過失,才因而離開天堂。我們要做的是修正過錯,當我們回去天堂後,便不會離開,永遠安居其內,就好像……回復原狀那樣,好像什麼問題也不曾發生過那樣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你這個形容非常好,靈修的傳統意思便是尋求本源的旅程,以回復人的初始形象(的形象)為目的,有一個勉強可以稱為『新時代』的門派:『零極限』,你有沒有聽過?」

作家價錢報價
  • 2025-01-25 21:57:21
  • 1
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登記
  • 香港作家網 尋找作家Writer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排行榜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紀錄
  • 「香港作家網」各作家之優質作家訓練培訓課程班
  • 香港作家網Writer廣告查詢、推介優質香港好作家 香港作家Writer專業網上宣傳推廣及資訊平台、作家宣傳推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