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榞樹 作家專欄文章: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7章(下)
#10#
聽完 民 所說, 標 說神學裡有個與這相關的經典問題:為什麼天使和人類要反抗神?明知不服從神便會遭受惡果,下場悲慘,為何還要選擇與創造自己的神對敵?
最常見的答覆是因為想宣示自己是有自由意志的個體,不甘屈服於神,想證明自己能與神平起平坐,甚至能夠超越神。例如在1967年上映,由史丹利•杜寧(英語:Stanley Donen,1924年~2019年)執導的喜劇電影《迷魂陣》(英語:《 Bedazzled 》)便探討這個主題。
在《迷魂陣》電影中,一個人遇到本來是天使,後來墮落而成的魔鬼,他問魔鬼為什麼要反對上帝?
魔鬼便回答:「好,我就讓你知道為什麼。我坐在這裡,你在我周圍載歌載舞,不停說著:哦,讚美上帝,祢真美好,祢真榮耀,祢真輝煌。」
那人做了一會,便埋怨道:這樣真是無聊,我們不能交換一下嗎?
魔鬼便回答:我就是這樣說的。
上帝不能容忍天使不服從自己,因此天使只有離開天堂,墮落成為魔鬼,因為只有如此才不再是上帝的扯線木偶,永遠活在上帝的手中,能夠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。沒錯,這些自由只是很短時間,不是永恆,最後更會受到上帝可怕的懲罸,然而這也值得,因為這才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,活出真我。
約翰•米爾頓的《失樂園》所說的便是這樣-------當魔鬼的首領撒但叛變失敗,被上帝逐出天堂後,衪不單沒有後悔,反說:「寧在地獄稱王,不在天堂稱臣。」而傳說比夏娃更早,由上帝所創造的第一個女性莉莉絲,也情願被上帝懲罰,堅決不接受由上帝安排的伴侶亞當,寧願選擇與魔鬼一起。為什麼?便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,由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,做自己的主人。
除了這個最常見的解釋,有人提出另外一個理由,便是因為無法忍受完美。
天使和人類之所以要反抗神,要被神逐出完美的天堂,是因他們無法忍受完美的狀態------即使是享有永恆不變的圓滿幸福,由於沒有變化,最終也會令人感覺窒息難耐,無法不離開。故此即使沒有魔鬼引誘,亞當和夏娃遲早也會偷吃禁果,故意犯罪而被神逐出天堂。離開天堂後,人類所過的生活才會出現變化:有生有死,有苦有樂,有愛有恨,有成有敗,有好有壞,既有沈悶無聊的日子,也有緊張刺激的時候,生命從此充滿變化,這樣的生活才值得一過,才是有價值的人生。因此人類被驅逐出天堂其實不是壞事,無論天堂是多麼美好,如果永遠也不能離開的話,留在天堂其實也不是好事。
英國道德哲學家:伯納德•亞瑟•歐文•威廉斯(英語:Bernard Arthur Owen Williams,1929年~2003年) 便認為:沒有一種生活能夠永久美好迷人的。每一種生活無論最初如何美妙動人,終究都會變得無聊乏味,令人深感痛苦,每一種生活,不管最初如何令你滿意,最後都會讓你想擺脫,就連天堂也不例外。因此如果死後,靈魂要永遠留在天堂裡,這其實不單不值得歡喜,反而非常可怕------在天堂裡過著毫無變化的幸福生活,秒秒如是,永恆不止,那樣的日子你能忍受嗎?
享受永恆不變的幸福令人難以忍耐,除非有停止的時刻,這便另作別論。英國作家:朱利安•派崔克•巴恩斯(英語:Julian Patrick Barnes,1946年~)的短編故事集《10½章世界史》(英語:《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½ Chapters 》,1989年出版)裡,最後一個故事:《夢》(英語:《 The Dream 》),便描述了一個新的天堂------人一旦上了天堂,就可以盡情做自己想要的事情,想做多久便做多久,不過,你終究會有厭煩的一天,而你一旦感到厭煩,就可以終結自己在天堂中的存在------這樣的天堂,是否比傳統宗教所說的要好?
在「新時代」裡,便明確地說連神也無法忍受完美無暇的情況,因此才造出這個充滿問題、缺陷、災難和衝突的世界,滿足神想有變化、想有問題解決,有事情可做的心願。這個過程永無休止,因為一旦永遠停止的話,神便會覺得無聊沈悶了。
#11#
聽到這個解釋, 民 說有件事一直令他很奇怪。雖然人人口裡都說喜歡和平,討厭煩惱,不想出現問題,然而喜歡問題、衝突和對立,卻好像是人性裡根深柢固的喜好。
例如所有文化的人都有一個共同嗜好,便是喜歡故事。不論是神話、童話、文學、小說、廣播劇、舞台劇、電視劇,電影,甚至是電子遊戲,幾乎大部份都是在說故事------每個故事仿如一個宇宙/世界,有它的時間與空間,主角或其它角色,有開始、中間過程和結局,而且還必有麻煩或敵人。能夠成功吸引人的故事,故事裡好像一定要有衝突、問題、疑惑、不幸或災難,無法避免。
無論是只有一個角色的簡單故事《狐狸與葡萄》(英語:《 The Fox and the Grapes 》,一隻狐狸試圖去把高處葡萄藤上的一串葡萄拿下來,但試了多次都失敗,只有離開,並怨恨地自我安慰說道:「那一串葡萄是酸的!一點也不好吃!我才不希望吃到呢!」)、有兩個角色,因此出現對立的《龜兔賽跑》(英語:《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》,有一天,烏龜和兔子在聊天,不知不覺說到誰跑得比較快,於是兔子便邀約烏龜比賽跑步。一開始兔子大幅領先,但因兔子輕敵,去小睡一下,最後烏龜勝利了),或是有三個或以上角色,更為複雜,深受兒童歡迎的故事《西遊記》、《綠野仙踪》、《花木蘭》、《白雪公主》(英語:《 Snow White 》,白雪是一位公主,也是世間第一美女。皇后妒忌白雪比自己更為美麗,便派一名獵人帶白雪到森林,要他殺死白雪。獵人不忍心下手,放走了白雪,後來白雪住在七個小矮人的農舍裡。當皇后知道白雪未死,便偽裝成農婦,給毒蘋果白雪吃。白雪吃了蘋果便死去。後來王子無意救活了白雪,最後王子和白雪結婚,白雪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)、以及《灰姑娘》(英語:《Cinderella 》,灰姑娘是位善良又漂亮的女孩,卻不幸地常被她的繼母和兩位姐姐欺負。有一天王子舉行舞會,灰姑娘也想參加,卻得不到繼母允許,還要留在家裡做家務,令灰姑娘十分傷心。一位好心的仙女使用法術,令灰姑娘能夠參加王子的舞會,條件是灰姑娘必須要準時離開,否則法力便會消失。盛裝打扮的灰姑娘得到王子注目,邀請她跳舞。跳得最高興時灰姑娘發現時間已到,急忙離去,留下她穿著的一隻玻璃鞋。最後王子憑著這隻玻璃鞋找到與他跳舞的灰姑娘,兩人結為夫妻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)等等也是一樣。
不單是給年幼兒童看的童話,以青少年或成人為對象的《流浪者之歌》、《在輪下》、《神鵰俠侶》、《殭屍先生》、《臥虎藏龍》、《精武門》、《陳真:精武風雲》、《無間道》、《警察故事》、《古惑仔之人在江湖》、《半斤八両》、《富貴逼人》、《雞同鴨講》、《家有囍事》、《賭神》、《賭聖》、《第三類打鬥》、《大猩猩對話錄:拯救世界的心智探險之旅》、《蘇菲的世界》、《魯賓遜漂流記》、《瑞士家庭魯賓遜》、《香港X點》、《羅傑的版本》、《G先生───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》、《22世紀殺人網絡》、《流星機學生霸》、《蒼蠅王》、《埃及王子》、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、《坡道上的家》、《媳婦的辭職信》、《頭髮》、《十誡》、《少林足球》、《超級聖魔大戰》、《風之谷之娜烏西卡》、《神隱少女千與千尋》、《驚奇隊長》、《天空之城拉普達》、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、《鐵達尼號》、《星球大戰》、《迷魂陣》,《聖經》眾多篇章的內容(例如「創世記」或「出埃及記」),甚至整個「基督宗教」,不約而同都是故事。
凡是故事,在開始沒多久,主角必會遇上問題或麻煩,在故事發展途中,主角要設法把這些問題解決,從中因而成長,踏入新的階段,問題或麻煩一旦解決,故事便要完結了。一個故事若再沒有問題存在,便沒有吸引人的趣味。莫說讀者,就算是作者,若寫至「從此之後,主角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的時候,也無法再寫下去。要寫續集的話,便必須要讓主角遇上新的問題,故事才能繼續發展下去。
就以「基督宗教」為例,如果神創造了天使和人類後,沒有給他們什麼自由意志,沒有違背神的可能,那麼神、天使和人類便不會遇上任何的問題或煩惱,從此之後只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直至永永遠遠。這不算是故事,因為裡面只有完美,沒有任何問題、缺陷或煩惱。
如果神創造了天使和人類後,再賜予他們自由意志,讓他們有了選擇服從神或是違背神的可能,而天使和人類知道違背神的下場非常悲慘,因此選擇永遠也會服從神,於是從此之後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-------這樣比較像一個故事了,因為至少出現疑惑、問題和憂慮:天使和人類會有所疑惑,應該服從神?或是反抗神?然後去創造自己的命運?他們也會憂慮,如果真是反抗神的話,會否受到神的懲罰?結果會否十分可怕?這值不值得?神也會有所煩惱或憂慮:天使和人類會反抗我嗎?會不服從我嗎?如果他們真是不聽我的話,對我的旨意說不,我要怎麼做?容忍他們,當作什麼也沒發生?或是大發怒火?要不要懲罰這些不服從我的受造物?給他們教訓?好不好給他們機會悔改?如果給的話,要給多少次?如果他們冥頑不靈,死不悔改的話,我又應該如何做……當一連串的問題因而出現,可以構成故事了,只是若天使和人類最後也沒有反抗神,沒有出錯的話,這仍構不成迷人的故事,除非發生最不幸的情況。
結果最不幸的情況真是發生了,根據《聖經》的記載,一部份天使和人類真是反抗神,不服從神的命令,神因而大發怒火,祂不單要三番四次懲罰人類,給人類教訓,還要和墮落了的天使------魔鬼,不停鬥法,為了人類,神甚至派祂的兒子耶穌下凡,以爭取人類的信任。這便成為緊張刺激、有攻有守、扣人心弦的精彩動人故事。在這故事裡,正義善良的神最後終於打敗邪惡的魔鬼,把魔鬼和不服從神的壞人全部投入地獄裡,要他們受到永永遠遠的懲罰,跟隨神的好人雖然受盡苦難,不過最後也可進入天堂,還以獲得永遠的幸福快樂作為最終結局,多麼大快人心,多麼令人痛快!多麼積極和充滿希望哦!這還不是一個絶好的頂級故事?每個人都會著迷的。
神是否也是如此?這個宇宙是否便是神所創造的故事舞台?而宇宙裡的生命便是這故事的角色?為了趣味,想有變化,想有樂趣,因此便刻意創造這個充滿變化,問題多多,有好有壞的不完美世界,來進行遊玩歷險的嗎?「新時代」說正是如此,它說神也不喜歡完美無暇,因為這樣太單調無趣、太不夠過癮了。
「我實在很難相信神要藉著創造問題或苦難來滿足自己,讓自己感受樂趣,」 民 說。「我很想相信神是永恆不變,祂不需要創造問題、痛苦和邪惡,也能感到圓滿幸福。不過當我眼見世間滿是苦難和災禍,卻又令我難以釋除疑惑。試問如果神不想如此,祂怎會讓這世界變成這個樣子?祂大可用大能,把一切問題解決,令世界回復完美。若說神是故意如此,為了體驗喜悅快樂,刻意要去創造痛苦悲傷作為對比,這不是自討苦吃的愚蠢行為?我想到這樣,便覺得這樣的解釋很有問題了。」
#12#
至於大受歡迎的「吸引力法則」, 民 最初也覺得也許是有道理,他也想以「吸引力法則」吸引理想的工作和充足的金錢,然而實踐了一段時間,發覺困難重重。因為如果思想、情緒、念頭是有吸引力的話,那 民 相信自己便很難遇上好事------自己的想法這麼悲觀,經常也往壞的一面想,擔心這個憂心那個,試問怎能吸引到好事到來?然而如果強迫自己只想好的事情, 民 又覺得好像是在自欺欺人。無論在電視新聞,在網絡世界,或是在自己四周,都看到無數問題和不幸(父母的婚姻便是了),怎能只有積極樂觀的想法?若要無時無刻也檢視腦海裡的念頭,一出現消極負面的想法便把它消除,以積極正面的思想取代,不說不可能或做不到,只說所謂的「肯定用語」(我可以做到、我能夠成功、我很富有、我很幸福、我每一天都會過得很開心快樂等等),假裝已達成願望來實現夢想(即如果你想成為億萬富翁,便要當自己已是億萬富翁,以億萬富翁的身份去思想、說話、行動和待人處事,便可以夢想成真),更是令人筋疲力盡,難以堅持。
至於說取回力量,消除加於自己身上的限制,說得令人心動,不過 民 覺得這個假設有一問題:如果神把自己化為這個宇宙的萬千眾生去玩遊戲,為了令遊戲好玩有趣,設下種種限制。那取回無限的神力,解除限制,能在遊戲裡輕易取勝的話,這是好事嗎?當初神為了趣味而在這遊戲設定出種種規則和限制,如果把它們取消,豈不是令遊戲失去樂趣?這豈不是完全違背了當初神設計這遊戲的目的?若是的話,那當初何必還要設計這戲出來,何必要玩?
如果這個世界真是一場遊戲, 民 希望的不是在這場遊戲裡獲勝,而是退出或離開。然而他找不到方法。因為就算是死亡,看似也無法終止,好像古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(英語:Sisyphus / Sisyphos)那樣------薛西弗斯因為觸怒神祇而被罰,受罰方式是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,而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滾回山下,薛西弗斯不得不再把巨石推上山頂,然而巨石到了山頂又再滾回山下,這過程因而永無止境重複下去。
「現在地球的資源和財富,的確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,足夠給每個人過著有尊嚴的生活,」 民 說。「然而現實卻是只有少部份的幸運兒能成為贏家,大部份人都只會成為輸家,都是失敗者,而失敗的命運是很悲慘可憐的,這便等於說:大部份人的命運都是悲慘可憐。一如自然界的情況,跑慢一點的動物便會被殺,弱小一點的動物便會喪命,這樣的遊戲,有什麼好玩?」
#13#
民 說在自己相信「新時代」思想這段時間,每天都以積極樂觀的方式思想,每天都實踐「吸引力法則」吸引平安和幸福。當他遇上心愛的 章佩蘭 ,和她成為夫妻後,以為自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,直至妻子遇上車禍, 民 漸漸對這些好得不像話的想法產生質疑,最後,當 民 弄清了「新時代」的另一面後,他不得不無奈地放棄,一如放棄傳統宗教那樣。
「我也曾經對『新時代』很好奇,特別是『與神對話』,」 巫哲標 說「不過現在沒有了。因為這些『新時代』思想表面動聽迷人,實際卻只是一大堆虛幻的美夢。我說過西方社會在2012至2014年間出現劇烈的轉變,大眾愈來愈疏遠傳統『基督宗教』的教條,接受『新時代』的思想,好比『與神對話』。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,可看到美國的民主黨對政治、社會、經濟、教育、婚姻、性行為等等的觀點或政策,幾乎全是與『與神對話』相同的。隨著『新時代』愈來愈被認同,這些好得難以置信的思想所製造的問題也愈來愈明顯,首先-------」
「首先讓我上洗手間,回來才繼續吧。」 井富民 站起來道。
- 2024-09-24 21:13:20
-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