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植榞樹作家專欄文章)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4章(上) | 香港作家網 HK Writer - 自助寫作寫手O2O平台

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4章(上)

植榞樹 作家專欄文章: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4章(上)

植榞樹 作家專欄文章: 有關心靈、靈性和靈修的小說 <<願心靈回復原狀>> 第4章(上)

第四章:完美至善的創造神,

    造出不完美的結果?

 

 

 

「要知道,每個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的榮耀。」

-------聖經(英語: Bible / Holy Bible ,成書年代橫越數百年,甚至上千年(由公元前十六世紀開始,直至公元一世紀左右)的時間)的羅馬書」(英語:Epistle to the Roman / Letter to the Romans),第三章第二十三節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「從聖經中很容易得出這種印象:上帝如同一個黑手黨的老闆,一個字面上的教父(上帝----父親):他有他自己的家庭,並竭力地保護它,特別是婚姻有關的方面;他要求某些行為規範(既然如此,最終寫下成文,但有很長一個時期是不成文的法典),若有必要,他從事於對手的戰爭;並以殘忍和結論性的方式處置違犯者。

-------英國宗教學者:約翰•韋斯特代爾•鮑克(英語:John Westerdale Bowker,1935年~)的神之簡史: 人類對終極真理的探索(英語: GodA Brief History ,2002年出版)

 

 

 

上帝在哪裡?祂在哪裡?」

-------諾貝爾和平獎得主、猶太人大屠殺的生還者,猶太裔作家:艾利澤• 「艾利」 •魏瑟爾(英語:Eliezer "Elie" Wiesel,1928年~2016年)的小說(意第緒語: Un di Velt Hot Geshvign ,1955年出版)裡,當一個大約12歲的猶太男孩在集中營裡被納粹黨吊死後,一個囚犯發出的疑問。

 

 

 

「大地所有的災難,和你們自己所遭的禍患,在我創造那些禍患之前,無不記錄在天經中;這事對於真主確是容易的。」

-------古蘭經(英語: Quran ,約成書於公元七世紀初至中期),第五十七章二十二節

 

 

 

「那妳為什麼認為創造一個有那麼多人沒飯吃的世界?」

「我可無法知道這種事:不過我每次在沒東西吃的時候,我會向祈禱。」

「那聽得到你的祈求?」

「祂聽得到啊,有時候給我飯吃,有時就沒有。」

「難道無法直接創造一個餓的時候,不用那麼麻煩地找飯吃的世界?」

就是這樣的,有些人就是有錢,而有些就是貧窮,哦,窮人必須祈禱才有飯吃。」

「也就是說如果沒那麼多窮人,就沒人向禱告了……」

「不知道,我可不懂這回事。」

「說不定創造窮人,讓他們依靠祂。」

「說不定。」

-----------阿根廷作家:馬丁•卡帕羅斯 (西班牙語:Martín Caparrós,1957年~) 的有關飢荒問題的著作飢餓:從孟買到芝加哥,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(西班牙語: El Hambre ,2014年出版),作者和一個生活在非洲,四十五歲,生了十多個小孩,終日為食物不足而煩惱的女子之間的對話

 

 

 

「如果宇宙間並無有知有情的,則一切悲劇只是運行與演化所造成;但如果宇宙中有一位有知有情的,則生命所遭遇的悲劇便變得不但不可解,不可接受,並且不可原諒。」   

-------台灣作家:孟東籬(原名:孟祥森,1937年~2009年)

 

 

 

世界絶不是上主創造出來的。這一點我敢跟你保證。祂怎麼可能知道這無常、有罪、害怕、痛苦、孤獨的世界,還有那活在終歸一死的軀殼內的心靈?你控訴祂神智不清,竟然造出這樣虛實難辨的世界。然而,祂並沒有發瘋。說實話,只有瘋子才會造出這樣的世界。

-------《奇蹟課程W-152.6:2~7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1#

             很快又過了一個月,現在是4月的第三個星期六,晚上八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今天是上第三堂課的日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今日天氣很好,最適合去做運動。穿著長衫長褲的 井富民 下午便去新界大圍的單車店,租單車騎了一個下午(騎單車與去郊外遠足是 民 現在最喜歡的運動)。過去 民 和妻子每年也會去新界騎單車玩的,妻子去世後, 民 仍然維持這個習慣,不過只剩下他一個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騎完單車後, 民 去九龍尖沙咀一間餐廳吃晚餐(這間餐廳裝飾很差,不過因為它的咖哩飯好吃,因此 民 每年至少會光顧一次),才回到荃灣的「麥當勞」上課。一如上次那樣,他提早到達,買了兩杯飲品,一杯熱奶茶,一杯熱咖啡,等候 巫哲標 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坐下後, 民 發覺距離 標 到來還有一些時間,他便把耳筒搜入手機,打開手機,觀看昨天所下載,看了一半的電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民 看的是根據聖經(英語:Bible / Holy Bible )裡的「出埃及記」(英語:Book of Exodus) 內容制作,在1998年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埃及王子(英語: The Prince of Egypt ,導演:美國人布蘭達•查普曼(英語:Brenda Chapman,1962年 / 1963年~)、美國人史提夫•西克諾(英語:Steve Hickner)、英國人賽門•芬利•威爾斯(英語:Simon Finlay Wells,1961年~))。因為明天是紀念「基督宗教」裡的耶穌復活的「復活節」,因而令民心血來潮,想回味這部有關「基督宗教」的動畫電影。

            當 民 看到這部動畫電影裡的摩西(英語:Moses,公元前十三世紀時猶太人的領袖)得到的幫助,帶領他的族人離開埃及,兩位女主角唱著 When you believe (歌名意思:當你相信作曲和作詞:美國音樂人史提芬•羅倫士•舒華薩(英語:Stephen Lawrence Schwartz,1948年~))這歌,族人跟著和唱,很是感動,令他想起過去讀小學時常唱的聖歌,那些歌頌讚美耶穌和上帝的歌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民 看到 標 到了,便脫下耳筒,停止播放的電影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2#

      「看些什麼?」穿著短衫短褲的 標 坐下後問。

      「《埃及王子,關於聖經裡的摩西帶領他的族人離開埃及的動畫電影,片裡的歌很動聽,你看過嗎?」 民 抬起頭答道。

      「沒有,不過這故事我也耳熟能詳。」 標 說。「剛好,我們這堂的課題便是有關這宗教的。」

       「那我們立即開始吧。」 民 急不及待地說。上了兩課後, 民 發覺自己對這課程的感覺,已由當初沒有什麼期望,變為現在的充滿憧憬------這是 民 沒有想過的驚喜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3#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第一課我們曾討論過,『自然崇拜』和『泛靈信仰』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,開始退出人類的生活,愈來愈多人都轉為相信類似古希臘神話形式的『多神教』,包括古代地中海的民族,除了古希臘人,還有古埃及人。」 標 脫下眼鏡,打開他從背袋裡拿出來的Ipad電腦,開啟「ACIM」的Word檔案,開始解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後來埃及出現一位統治者:法老阿肯那頓(英語:Akhenaten,原名:阿蒙霍特普四世,英語:Amenhotept IV,?年~公元前1336年 / 公元前1334年),他主張只相信唯一的神祇:太陽神阿頓(英語:Aten),建立起我們所知,人類史上第一個『一神教』。在當時的環境下,阿肯那頓的政策過於激烈,不合民情,因此在他死後便被繼承的統治者廢除,埃及人又再重新相信眾多神祇。當時的人應該不會想到,在數千年後,主張只有一個的宗教成為全世界最多信徒的信仰,就連現在的埃及,也成為『一神教』的國家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不過現在的埃及人不會再相信這個太陽神阿頓了,」 民 說。「他們相信的是另一個宗教裡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標 點點頭,他繼續說下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不止埃及,現在幾乎整個地中海地區,都相信起源於西亞,相信亞伯拉罕(英語:Abraham, 原名:Abram)為先知,宇宙裡只有唯一之的「亞伯拉罕宗教」(英語:Abrahamic religions),現在我們一般所指的『一神教』,便是指「亞伯拉罕宗教」,兩者幾乎成為同義詞,這類認為世界只有一個之宗教的特點是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神是一切。宇宙的終極真實便是唯一之。宇宙萬物由祂所創造,這個獨立於宇宙的存在,是宇宙的創造者和維護者,祂全知全能,至善至美。由創造的宇宙的時間是以直線形式進行,有清楚的開始、中間發展過程和最終結果。創造了所有的生命,包括有思考能力的人類。人只會在現世裡活一次,死了再不會有第二次的人生(再次由嬰兒長大至成人,然後衰老,最後死亡)。不單人與之間有著不可跨越的距離,人與其它動物的關係都一樣,人的地位遠比一切生物崇高,不可相提並論。一般而言,這類宗教相信人類生存的首要之事,是相信和服從的規則,以進入所造的完美之境「天堂/天國/之國度」(英語:Heaven / Kingdom of Heaven / Kingdom of God)為人生目標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「亞伯拉罕宗教』主要有三個宗教,最初出現的是『猶太教』(英語:Judaism)。雖然它的信徒數目不多,卻極有影響力,有兩個宗教都與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要研究亞伯拉罕宗教』,必須要由它開始。」標說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4#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猶太教」認為宇宙由唯一的(或叫上帝天主上主、耶和華雅威等等不同名字,英語是God、YHWH、The Lord、Dominus、Jehovah、Yehovah、Yahweh、Yehowah、Adonai、El Shaddai、Hashem等等)創造,祂還創造出「天使」(英語:Angel。天使是為了侍奉、歌頌榮耀、替工作而被造的。至於天使的數目,有數百萬至數億個的不同說法)及人類,而人類中的「猶太人」(英語:Jews)也可稱為「以色人」(英語:Israelites)或「希伯來人」(英語:Hebrews))。這民族是的選民,與這個上帝有永遠不變的立約關係。上帝賦予天使和人有順服上帝或違背上帝的能力,稱為「自由意志」(英語:Free Will),並會因人的選擇而決定人能否獲得救贖。人活著的最重要目的,是要遵守這個上帝訂下的律法與教導,稱為「妥拉」(英語:Torah),以及遵守猶太民族的各項禮儀和習俗,例如猶太人的男孩要在出生第八天割包皮,即所謂的「割禮」(英語:Circumcision),而猶太人的割禮稱為「割禮的盟約」(英語:Brit milah)。

            「『猶太教』不歡迎外族人士加入他們的信仰,外人若要入教,」 標 說道。「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認證,因此我和你也很難成為教徒。然而這宗教有一套很複雜的理論,解釋唯一的與這宇宙的關係,以及為何世界充滿災難和痛苦的原因,因此我們再三談及這個宗教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「明白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5#

            亞伯拉罕有幾個兒子,其中一個叫以撒(英語:Isaac),一個叫以實瑪利(英語:Ishmael):以撒的後代成為今天的猶太人,以實瑪利的後代成為今天的阿拉伯人。雖然遠古時有著共同祖先,現在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卻有不同信仰,今天猶太人多數相信「猶太教」,而今天的阿拉伯人多數也相信「伊斯蘭教」(英語:Islam)。

         「伊斯蘭教」出現在公元七世紀,它是現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信徒第二最多,並是增加速度最快的宗教,由穆罕默德(英語:Muhammad,原名:阿布•卡西木•穆罕默德•本•阿布杜拉•本•阿布杜勒-穆塔利卜•本•哈希姆,阿拉伯語:Abū al-Qāsim Muḥammad ibn ʿAbd Allāh ibn ʿAbd al-Muṭṭalib ibn Hāshim,公元570年~公元632年)所創立。「伊斯蘭教」和「猶太教」一樣,相信宇宙由唯一的創造,稱為安拉/阿拉(英語:Allah,此外這還有Ar-Rahman、Ar-rahim、Al-Malik等等的名字),又稱為真主

            「伊斯蘭教」的教條是這樣說的:每個人死後的靈魂都會受到的審判,若這人生前做的好事比壞事多,便可升上天堂/樂園,反之則下地獄。為了能上天堂/樂園,信徒要遵守一套嚴格的「伊斯蘭教法」(英語:Sharia),服從教條的指引生活,作為生命的目標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6#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你對『伊斯蘭教』這宗教有何感覺?」 標 問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民 說他這宗教沒有什麼好感,因為他覺得這宗教十分歧視女性。在「伊斯蘭教」裡,女性沒有什麼自由,好比不能決定自己的婚姻,更不能選擇是否結婚,而且「伊斯蘭教」至今保留著一夫多妻(最多可有四個妻子)的婚姻制度,與現代社會兩性平等的精神格格不入。當然, 民 也知道幾乎每個宗教不多不少也有歧視女性的成份存在,不過在「伊斯蘭教」好像特別明顯,特別強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民 知道這不是今天才是如此的,「伊斯蘭教」由一開始已是這樣了(根據記載,穆罕默德一生娶了十三名妻子,這與另外兩大宗教的創始人形成強烈的對比)。另一個令 民 不能接受的,是一旦信了「伊斯蘭教」,信徒便必須終生服從,連改信其它宗教的自由也沒有。 民 覺得人會成長,思想信念會隨之改變,因此信仰自由非常重要,每個人都有放棄或改變宗教信仰,也不會受威嚇傷害的自由,任何宗教更不應用強權或武力威嚇離教的信徒。 民 深信宗教、信仰、道德、法律和科學一樣,都是可以被批評、質疑和挑戰的,不容任何異議聲音的信仰, 民 不想相信,不願相信。

          「 你覺得這算不算是偏見或歧視?」 民 坦白直言後,不好意思地說。

          「當然不算,你只是表達你的看法,有何問題?」 標 說。「不過,一夫一妻制未必對女性有利,一夫多妻制也未必對女性完全不好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「你在開玩笑吧?」

          「當然不是,一夫一妻制或是一夫多妻制對女性較好,其實很看該女性對婚姻抱有什麼期望。」

          「那當然是一夫一妻好了,像一夫多妻這些違犯女權的封建陋習應該要完全禁止,一如童婚那樣。」 民 說。「例如在中東有個叫『也門 / 葉門』(英語:Yemen)的國家,2008年便有新聞報導一個只有十歲的小女孩:喬德•阿里(英語:Nujood Ali,1998年~),因為不堪比自己大二十歲的丈夫毆打而去法院申請離婚。這樣的事發生在數千年或數百年前的世界也情有可原,現在仍然如此歧視女性,重男輕女便實在太過分了,完全無法接受。」

          「那其實不只在現世如此,」 標 說。「在『伊斯蘭教』的天堂樂園裡,也是同樣重男輕女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「此話可解?」

          「你覺得天堂是怎樣的?」 標 問。

            民 不加思索地回答。「一個美麗完美、無憂無慮、只有平安喜悅,沒有任何痛苦、煩惱、不幸的地方。」

          「那天堂是否由物質所構成?」 標 問。

          「當然不是了」 民 說。「天堂靈性的地方,沒有物質存在的

          「為什麼呢?」

          「因為物質最終必會腐敗瓦解,如果天堂由物質構成,便不會是永恆的了。」 民 說。

         「那天堂也沒有花草樹木、山川河流、美酒佳餚等等事物了吧?」

         「當然沒有,」 民 說。「若仍有這些東西,與人間便沒有兩樣。」

         「伊斯蘭教』裡對天堂的描述卻是這樣,」 標 說。「此教所說的天堂是美好之地,裡面有河流、金銀珠寶、美食、美酒、美味的鳥肉、專心服待的童僕、皮膚白晢和帶有美目的妻子、以及永遠的處女------你說這是否專為我們而打造的樂園?」

         「不是吧?」 民 不太相信。「這與人間有什麼分別?與帝王的生活有何不同?」

        「沒有騙你,這宗教的經書古蘭經(英語: Quran ) 裡便有詳細的記載,例如在第五十六章裡。你會看到這宗教所形容的天堂的一切都好像只為男性而設計,男性有美麗的妻子和處女可享受,卻沒有提及女性會享有什麼好處或幸福,至多是做個有丈夫照顧的妻子,待遇非常不同。」

        「那我們不要再討論這宗教了,」 民 說。「反正我對它沒有興趣,不說無妨。」

        「我以為你會說覺得這宗教很暴力,因此對它沒有好感。」

        「這個我倒不在意,因為很多宗教都很暴力,」 民 說。「特別是一神教,這類宗教排它性特別強,它們的信徒特別容易發起戰爭,我讀歷史時已看得多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「那我們便討論第三個『亞伯拉罕宗教』,一個在歷史上也很暴力,滿手血腥的宗教。」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7#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標 開始介紹 「基督宗教」,雖然在第一課他已說過這宗教的不同派別,不過他也替 民   重溫一次。

基督宗教」(英語:Christianity)又叫「耶穌教」或「耶教」,主要分為三大派別,這三大派別英語名稱分別是:

「Catholic Church」(天主/公教)、

「Orthodox Catholic Church / Eastern Orthodox Church」(東正教/正教)

「Protestantism Church」(新教/抗議教/反抗教/更正教等。新教派別眾多,包括:「信義宗/信義會/路德宗/路德會/路德會派」(英語:Lutheranism)、「歸正宗/加爾文宗/改革宗」(英語:Reformed church)、「浸信宗/侵信會」(英語:Baptists)、 「循道宗/衞理宗」(英語:Methodism)、「基督教宣道會/宣道會」(英語: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/ C&MA)、「聖公宗/聖公會」(英語:Anglicanism / Anglican Communion / Anglican Church)等等)。

這三大派別的教徒都可稱為「基督徒」(英語:Christians)。

基督宗教」與「猶太教」一樣,相信宇宙的一切是由全知全能的唯一之所創造,而耶穌•基督是這個賜給人類的救世主。這個宗教是現在世界影響最大,信徒最多的宗教信仰(到了2050年至2070年左右,或會被「伊斯蘭教」取代),不單在西方社會,在曾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影響也非常巨大。在現今香港,凡是對華人提起「教會」這中文名稱,絶大部份人都會想起這個宗教(主要是「天主教」及眾多的「新教」門派),很少會聯想到其它的宗教了,再加上「基督宗教」在香港創辦眾多學校(包括幼稚園、小學和中學,很多還是優質名校),令此宗教的文化深入香港社會。盡管現在 「基督宗教」已分為超過一萬個的不同派系,

之間還曾掀起無數戰爭,不過一般來說,信徒大都相信這些這數個信念:

•世界是由一個全能的上帝/天主上主耶和華所創造,祂還創造出天使及人類,而天使和人類也有能選擇服從或反抗的「自由意志」,這方面與「猶太教」相同

•一些天使不服從,從此成為墮落天使,與為敵的邪惡力量,即所謂的魔鬼/惡魔(英詞:Devil)

•「聖父」(或叫「天父」、「父親」,英語:The Father)、「聖子」(英語:The Son,即是耶穌)和 「聖靈」(英語:Holy Spirit / Holy Ghost,在世界上的神聖精神)共同構成這個獨一的,這理論稱之 為「三位一體」(英詞:Trinity),三者都有自己的「位格 / 人格」(英語:Person,「位格 / 人格」是指一個有獨立思想的個體,有它的思想、意志、情感),「聖父」不是「聖子」也不是「聖靈」,但三者卻都是

•或多或少都承認聖經》裡大部份「舊約」(英語:Old Testament)篇章和全部「新約」(英語:New Testament)篇章的權威地位。聖經》是「基督宗教」的經典,分為「舊約」和「新約」兩部份,聖經》全書約由數十個作者選寫而成,成書年代橫越數百年,甚至上千年時間(由公元前十六世紀開始,直至公元一世紀左右)。「猶太教」也相信「舊約」,卻不相信「新約」

•根據聖經》裡「舊約」的第一章「創世記」(英語:Book of Genesis)的記載,人類最初是在上帝所造的 「伊甸園」(英語:Garden of Eden)裡生活得無憂無慮的,可惜第一個男人:亞當(英語:Adam)和第一個女人:夏娃(英語:Eve),因為受到蛇(魔鬼/惡魔)的引誘,不服從上帝的命令,偷吃了「知善惡樹/分辨善惡樹」(英語: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)的果子,所謂的「禁果」(英語:Forbidden fruit),犯下罪行,於是上帝便懲罰亞當夏娃,把他們兩人逐出「伊甸園」,人類因而墮落,有了「原罪」(英語:Original sin或Ancestral sin。每個人一生下來便帶有的罪。不同教派對原罪有不同的解釋,一些教派反對人天生便帶有原罪的觀念)。

• 「聖子」耶穌為了替人類贖罪,於是便降生成人,所謂的「道成肉身」(英語:Incarnation),因此耶穌是完全的人,也是完全的。耶穌為拯救世人,自願被人釘上十字架,獻出他的性命,成為人類的「彌賽亞」(英語:Messiah),意思是「救世主」(英語:Savior / Saviour)

•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第三天復活,肉身升天

•根據聖經裡「新約」的最後一章「啟示錄」(英語:Book of Revelation)的記載,最後會有一場正邪大戰,以及一場最終審判,最後信仰耶穌和義人(小部份的人,有人說只有十四萬四千人)可進天堂,或是在一個完美的新天新地(英語:New Heaven and New Earth),以享受永遠的幸福作為結局。不信耶穌、不信,以及作惡多端的壞人(大部份的人),最後結局則像魔鬼一樣,被投入地獄般的火湖裡,受到永遠的懲罰

•要透過洗禮,人才算正式成為這個宗教的信徒

•相信耶穌會再臨,上帝天國最終會來臨等等。「猶太教」不相信耶穌是人類的救世主,「伊斯蘭教」只相信耶穌是派來凡間的其中一名先知,名為爾撒(英語:Isa)。「伊斯蘭教」認為爾撒並不是的兒子,沒有被釘上十字架,沒有死而復活等等不可思議的神力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8#

              民 說他讀的小學是由「信義宗」所辦的學校,學校裡有很多關於這宗教的活動,每星期至少有數堂的「聖經課」要上,不單要做功課,也有測驗考試,在耳濡目染下, 民 在小學五年級時便相信這個宗教了。「這是我第一個信仰。」他對 標 說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信義宗」又叫「信義會」、「路德宗」、「路德會」、「路德教派」等,是「新教」的眾多宗派之一,它源自非常有名的德國宗教改革人士:馬丁•路德(德語:Martin Luther,1483年~1546年)。這宗派強調「因信稱義」,罪人是藉上帝所賜的耶穌而得救,憑信靠耶穌得救,這完全是出自於上帝恩典,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或行為,這有別於「天主教」和「東正教」認為人要蒙恩得救,除信心外,亦必須要加上足夠善功的教義。即是說,根據「信義宗」的教義,即使你為人如何正義行善,做多少好事也好,若你不信耶穌,不接納他為你的救世主,你死後的靈魂也不能得到拯救,不能到天堂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因為這樣,相信了耶穌後的 民 ,幾乎每天晚上和家人吃飯時,都會找機會向家人傳教,特別是向他喜歡的母親、爺爺和妹妹。 民 很希望當自己死了,到了天堂後,也仍然能和他們三人一起,不過他們都對此不感興趣。妹妹那時尚年幼,不明白不在話下,母親說拜是愈多愈好,若信了耶穌便不能再拜其它神祇,那不如不信好了。而爺爺便只會笑著說:「其實做人最重要的是正直,多行好事,那便已經足夠,相不相信宗教不是太重要的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才不是這樣呢,」 民 每次聽到爺爺這樣說,都會著急地回答:「老師說不相信耶穌,死後便不能到天堂,要下地獄的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「這麼嚴重哦?那我要好好想想。你談多些上帝和耶穌的事情給我聽聽吧。」爺爺聽到後便都會如此回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於是, 民 便把課堂上所聽到的事情告訴他,重物質、輕靈性的父親聽到這些故事,都嗤之以鼻:「那裡有什麼上帝?那裡有什麼教世主?你叫這個上帝或耶穌現身給我看看,我親眼看到便會相信了!」雖然 民 用盡方法解釋,例如說雖然人是看不見上帝,但不代表上帝不存在,正如人類的肉眼看不到空氣,不代表空氣不存在那樣。但是也無法說服父親,也無法說服爺爺,爺爺聽完後只會笑說:「頗好聽的故事哦,讓我慢慢考慮一下,才決定信不信吧!」令 民 很是失望,不過不打緊,他願意等。那時 民 覺得一切的答案都在這宗教裡,只要誠心相信上帝和耶穌,便可以得到平安和幸福。

      「我們在天上的

      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。

       願祢的國降臨;

       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

       如同行在天上。

       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       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       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。

       因為國度、權柄、榮耀,全是祢的,直到永遠。

       阿們!」

     那時 民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唸這篇主禱文(英語: Lord's Prayer 是這宗教裡最為人所知的禱詞,亦是最為信徒熟悉的經文),唸完後,都會感到內心很平安,彷彿上帝真的在保護自己那樣,感到很溫暖,很安全。

         「你小時真是虔誠,」 標 聽完後笑說。「小小年紀便已如此熱心傳教。

        「我小時還打算在升上中學便受洗,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,然而升中後,我漸漸發覺這個『基督宗教』有很多問題和矛盾,令我愈來愈疑惑,我再不能像小學時那樣深信不疑了。」

         「是什麼疑問?」 標 問。

           民 飲了一大口熱奶茶,然後一口氣把疑問說出。

作家價錢報價
  • 2024-05-23 21:47:18
  • 1
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登記
  • 香港作家網 尋找作家Writer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排行榜
  • 香港作家網 作家Writer紀錄
  • 「香港作家網」各作家之優質作家訓練培訓課程班
  • 香港作家網Writer廣告查詢、推介優質香港好作家 香港作家Writer專業網上宣傳推廣及資訊平台、作家宣傳推廣